工程领域名称: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程领域代码:430109
一、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素质全面、身心健康、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二、学习年限
学制二年,其中课程学习及教学实践时间安排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不少于一年。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给定的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毕业。若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者,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但最长期限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远程测控技术
2.通信与电子系统设计
3.高速信号处理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4.嵌入式系统与SOPC
5.远程医疗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培养中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工程项目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创新能力;
3.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从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4.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6学分,专业实践环节10学分;
5.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6.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课程分为学位课、专业实践环节和专业选修课三大类。硕士生在学习期限内所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12学分,专业实践环节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4学分(本学科选修课,也可在全校研究生课程中选几门相关课程)。凡由其它学科考入本学科的硕士生在入学后必须补修相关本科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Ⅰ、现代通信原理),也可由导师指定补修课程,补修计划随培养计划一齐交学院,没有进行补修的不能参加学位论文开题。补修课程学习通过后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学生只有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学院组织的开题、中期检查并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后才可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录见相应学科专业领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六、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现场实践工作,主动与企事业单位、研究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为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专业实践环节用学分进行计量考核,按规定要求完成者计10学分。专业实践环节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专业实践的具体环节、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参照《9297至尊品牌游戏官方网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
七、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
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环节不作具体要求。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环节进行总结和提炼,本人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撰写1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
八、学位论文及答辩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工作参照《9297至尊品牌游戏官方网站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规定(工程硕士部分)》执行。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分别参照《9297至尊品牌游戏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办法》和《9297至尊品牌游戏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等执行。
工程硕士论文培养环节主要有:文献阅读、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预审、论文答辩等。
1.文献阅读:除理论学习补充需要外,对学位论文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能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技术问题。因此,要求每位研究生文献阅读(在论文阶段)不少于25篇,其中应有一定数量(3篇以上)的外文文献;
2.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本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具体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也可以是某一大项目中的子项目。其内容可以是工程研究方面的课题,也可以是工程设计及其分析方面的课题。并在选题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开题报告在6500字以上,应包括:(1)选题根据,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成果等。(3)课题组或本人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及研究目标可行性分析;
3.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开题报告半年后进行,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前期研究工作的全面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被检查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4.学位论文要求: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具有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实用价值、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创造这些效益的可能性是评价论文水平的依据;
5.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在正式申请答辩前必须经过本领域专家的预审。只有通过预审的论文才能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6.学位论文答辩:按学校文件。
课程设置及学分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号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开课院部 |
备注 |
公
共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002002 |
36 |
2 |
Ⅰ |
思政部 |
必修
7学分 |
自然辨证法概论 |
002003 |
18 |
1 |
Ⅱ |
英语 |
002001 |
180 |
4 |
Ⅰ,Ⅱ |
外语系 |
知识产权法 |
002005 |
16 |
1 |
Ⅱ |
人文学院 |
专
业
基
础
课 |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
102002 |
48 |
3 |
Ⅰ |
理 学 院 |
选修≥10学分 |
信号检测与估计 |
042018 |
48 |
3 |
Ⅱ |
电信学院 |
信息理论与编码 |
042019 |
32 |
2 |
Ⅰ |
天线与电波传播 |
042023 |
32 |
2 |
Ⅰ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042024 |
48 |
3 |
Ⅰ |
通信网理论基础 |
042026 |
32 |
2 |
Ⅰ |
实践环节 |
专业实践 |
参加工程项目 |
10 |
Ⅲ |
分 散 |
必修 |
专
业
选
修
课 |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
042008 |
32 |
2 |
Ⅱ |
电信学院 |
结合
专业
方向
选修
≥9
学分
其中
公共
课及
其他
专业
选修
课应
不超过
4学分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
042014 |
32 |
2 |
Ⅱ |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042020 |
32 |
2 |
Ⅲ |
电子系统设计及仿真 |
042022 |
32 |
2 |
Ⅱ |
文献选读 |
042025 |
16 |
1 |
Ⅲ |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 |
042027 |
16 |
1 |
Ⅱ |
软件无线电技术 |
042028 |
16 |
1 |
Ⅲ |
定位与导航技术 |
042029 |
16 |
1 |
Ⅱ |
移动通信与自组织网络 |
042030 |
16 |
1 |
Ⅲ |
公共
选修
课及
校内
其他
专业
课程 |
日语 |
082002 |
64 |
2 |
Ⅲ |
外语学院 |
德语 |
082003 |
64 |
2 |
Ⅲ |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 |
082004 |
16 |
1 |
Ⅲ |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
082005 |
16 |
1 |
Ⅲ |
其他专业课程 |
|
|
|
Ⅰ、Ⅱ |
|
选课
说明 |
1.总学分≥36学分,理论学分≥26,公共及专业基础课≥17学分。
2.所修公共及专业基础课超过17学分的,可以作为选修课学分。
3.选修课可根据研究方向选择校内其他专业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参见相应专业的培养方案;但公共选修和其他专业课程学分不应大于4学分。
4.除非特殊需要并征求学院意见,理论课程必须在1、2学期完成。
5.由其他学科领域考入者需修以下至少两门本科课程并提交选课考试成绩单: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其他导师认为必修的课程,不计学分。 |